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9书吧 www.69book.io,人算天算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

    安然离开中国之前在这座城市里已经生活了几十年了。

    他参加工作以后,只在两个单位工作过。大学毕业以后,先是来到了市城建局工作,一干就是多年。也不知道是谁相中了他,这让他很快就走上了处长的岗位,而且一干就是几年。有一天,局长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告诉他让他去省立大学学习,那是一种工作以后的进修,是学习企业管理专业。不过,这一学就要两年,而且是脱产学习。

    两年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回到单位两个多月以后,他被安排到了临海市一家叫作豪大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单位,做了副总经理兼法律顾问。在这个位置上他一干就是几年,直到他离开了这座城市,离开了这个国家。

    安然当时工作所在的这家企业的老总姓金,叫金友德,已经五十三四岁了。其余的那三位都是副总,各管一摊。安然算是后来居上了,他一到位就被安排在了第二把手的位置上。

    他被安排在和金总隔壁的办公室里,办公室足有六十平方米,分成了里外间。就只有他一个人在房间里办公,这要比他在城建局工作的时候他们局长的办公室还要大多了,开始,他总是有点儿不怎么习惯,后来,也就慢慢地适应了。到任的第一天,公司就给他安排了一辆专车,专门配备了司机给他开车。安然临离开中国的最后的一年,给他开车的就是他这次回国时,到机场来接他的小王。

    豪大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一家在这个城市里最早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国营企业,拥有着几亿元的资产。在这个城市里,这个企业的知名度是相当大的,他们起初开发了不少离城市比较远的地块,为政府帮了不少忙,也解决了不少住房困难的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安然在国内的工作经历,也就是在这里结束的。

    那已是安然将要离开中国的最后一年了,正是这一年的不平凡的经历,促使他下定了决心,最后,离开了中国,去了加拿大。

    就在安然临出国那年,和安然他们在一起共事的一位副总就要退休了,金总特意为他设宴送行,几个副总都参加了,当然,安然也不例外。

    那天晚上,坐在安然对面的是个女的,她是那天晚上参加宴会的惟一的一个女性,她就是伊茗。她的身高大约有一米六九,虽然年龄已过三八,但人长得看上去十分舒服,举手投足都能透出一种文化感。

    她刚调到了这个单位工作还没有几天,她是省城工业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比安然多读了几年书,岁数要比安然小几岁。她来到这个单位是做总经理助理兼质检处处长的。在此之前,她是在市建筑设计院工作。

    参加晚宴的还有一位办公室主任何申,他也已经四十二三岁了。巧了,这位办公室主任的名字,就和清朝那个颇受乾隆皇帝崇爱的和申的名字谐音。不知道是他的父辈给他起名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清朝有个叫和申的大贪官呢,还是一开始就是有意想让自己这个儿子的各字能和那个和申的名字谐音,而且寄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也能像和申那样,做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管他是千古唾骂还是千古不朽呢?

    你也别说,这个何申主任还真是没有辜负他父辈的期望,在这个单位除了金总之外,他几乎就真是万人之上。他是凡事都从利益的角度考虑,有用的就坚决往上靠,你不让靠,都不行。没有用的,或者他认为你不能拿他怎么样的,那就是官比他大,他都不会理睬。所以背后人们送给他了一个绰号,叫作“千岁爷”这绰号听起来是挺好听的,可却含着大家对他的义愤。本来叫何申这名字,让大家一听起来就自然地会想到那个历史上的和申,可单位的职工们还是特意送给了他这么个绰号。这个绰号虽然是在公司内广为人知,但都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流传的,那是因为谁也不希望因为这点儿小事给自己引来太多的麻烦。

    晚宴后,何主任提议去洗个澡,安然没有去。不论何主任与金总还有其他副总怎么劝,安然最终就是没有去。安然虽然是没有去,何主任最后临走时说的那句话,却让安然感觉有点儿刺激。你回去干什么?回家不也就是你一个人吗?

    2

    这话虽然不多,何主任也不一定就是有什么主观故意,可安然还是感觉到了不怎么舒服。也许这是因为何主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的缘故。安然的脸上没有表现出一点儿异样的情绪,他确实仍然是一个人,而且都已经这么多年了,不管人们的观念怎样地变化,他都没有去跟风,他根本就不是那种赶实髦的人。

    正在安然要坐车离开的时候,伊茗问“安总,你往哪走?可以捎我一下吗?”

    “你要去哪?”安然在车上问到。

    “回家。”

    “那你住在哪?”

    “列宁街。”

    “那就一起走吧。”

    她上车后,坐在了后排的座位上。

    车先是朝着列宁街的方向驶去。

    “安总,你怎么不跟着他们一起去洗桑拿?”伊茗问到。

    “太累了,想休息休息。”

    “噢,太累了,不正好应该洗洗桑拿吗?那样,不更能放松一下吗?”

    “昨天刚洗过,不怎么太想去,再说了回家还有别的事情。”

    “安总回家还有工作啊?”她试探似地问到,而且说话时的口气也是很温和的。

    “那倒没有。”

    “那你回去还能有什么事?我听说你不是一个人单身吗?哪还会有那么多的事?”

    “噢,伊茗,你来单位多长时间了?”

    “没有几天,连一个月还不到。”

    “那你伊茗就知道的这么多,连我是单身都知道了?”

    “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谁让你是安总呢?”

    “噢明白了。”安然不由自主地笑了。

    伊茗在列宁街下了车。

    没过多长时间,司机就把安然直接送到了他家的门口。

    安然下了车,以往,安然下车后,司机就直接把车开走了。可这天晚上,司机王义没有将车开走,也跟安然下了车。

    “怎么?有事吗?”安然停下了脚步问到。

    “不好意思,安总,明天我想请个假,不能来接你了。”

    “有什么事吗?”

    小王半天也没有说话,但眼睛却像是已挂着泪水了。

    “别哭,哭什么,有事说事,哭能解决什么问题。是不是家中有什么事?”

    “是我爸爸去世了,明天火化,我得去。”他说着就哭出了声。

    “怎么不早说呢?我怎么一点儿也不知道?遇到了这样的事,还请什么假?我这没事,去吧。”说着安然就上了车“走,我去你家看看,快上车吧。”

    小王站在原地一动没动。

    “快上来呀,站在那干什么?”安然催促着。

    “不用,不用你去,安总,我就是想和你请个假,没有别的意思。”小王是站在车下把这句话说完的,说完话后,他仍然没有上车。

    “走吧,我到你家去看看,也没有别的意思。快上来,别耽误时间了。”

    小王这会儿才勉强上了车。

    小王是刚被安排过来为安然开车的,开始,小王因为自己刚刚给安然开车,怕马上就请假,因而有些担心,怕一旦惹得老总不满意,再失去了工作那事可就大了。他没想到安然不仅没有任何想法,还非要跟自己到家中去看看,这让他这个开车的实在是有点儿受宠若惊。

    车在前往小王家的路上行驶着,安然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不停地和小王聊着。

    “你爸爸今年多大岁数了?”安然两眼看着车行驶的方向,问开车的小王。

    “六十八了。”小王的情绪比刚才好多了。

    “那他是怎么去世的?”

    “癌症,肝癌。”

    “噢,这种癌是不怎么好治的,如果发现早一点儿的话,还是有救的。什么时候发现的这种病?”

    “不知道,不知道。”小王连说了两个不知道,而且情绪一下子就发生了变化,他说话的声音显然已经又带着哭腔,能听出来,他是在克制着自己。

    安然本来就是觉得应该到家中看看,没想问那么多,小王的这两个不知道,让他有了非要问一问的想法“这种事你怎么会不知道呢?那你这个儿子是怎么做的?”

    “哇”的一声,小王放声地哭了起来,那哭声就像是心中藏了多少委屈似的。他把车开到了马路的一边,停了下来“对不起安总,先停一会儿吧。”

    “行行行,好,停一会儿。”

    车停下后,小王从身上胡乱找着,好像是要找擦眼泪的什么东西,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就用手在脸上胡乱擦了擦。然后,哽咽着说到“我爸爸从得病到去世,我们兄妹三个人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去世以后,还是派出所的人在为他注销户口的时候,查到了我们家的。所以对于我和我的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来说,就不能提起这件事,一提起这件事来,他们就受不了,就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就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

    3

    小王又大声地哭着,安然没有去劝他,任凭他哭着,他哭了一会儿,安然看他慢慢地停了下来就又说到“讲给我听听,我想知道怎么回事儿。”

    “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实在是不好,我的哥哥结婚了,又离了婚,一个人在家里和父母住在一起,按约定还得给孩子抚养费,可他根本就没有这个能力。他下岗了,身体又残疾,找个工作太困难。我也已经结婚了,还有一个孩子,我对像也没有工作,我们还没有房子,也和父母住在一起,姐姐结婚在外面住了,经济情况也不是太好。这样,我们一家六口就都生活在了一起,我这点儿工资,还有我爸爸的那点儿养老金就是全家的生活来源,我那老母亲长年身体不好,每周都得去医院,她还没有医疗保险。”

    小王说到这里,把眼角的泪水又擦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到“我那老爸是个军人出身,可传统着呢。半年多前,他说他要到东北的林区走一走,去看看他的那些抗美援朝时期的老战友,散散心,我们全家也就相信了。到那边后,他还真的来过电话,说在那挺好的,想多住些日子。我们谁也没有怀疑。可谁也没有想到他那时就知道自己得了癌症了,他是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才选择了这条悄无声息地离开的方式。三个月前他才回到了这座城市住进了医院,他用身上仅有的钱支付着医疗费,这期间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他告诉人家医生护士们说他是外地人,特意来这里看病的。当他去世的时候,护士们才在他的枕头底下发现了两封遗书,一封是写给护士们的,委托她们料理后事,而且连费用都压在枕头底下了;一封是写给我们这些做子女的,说明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用意,他就是在知道了自己得了这种病以后,不想再给子女们增加负担了。后来,是护士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他的身份证以后,才知道他就是本地人,她们去为他到派出所注销户口时,才发现他还有我们这三个子女,随后警察就找到了我们家。”

    听完了之后,这安然眼睛潮湿了,能看得出他是被这位老人的这种行为感动了。

    “走吧,慢点儿开。”一路上,安然再也没有说话。

    车离开了马路,驶进了一条不宽的泥泞的岔道,又走了大约五六分钟,跨过了一座架在城市污水排水沟上的小桥后,一排排平房进入了安然的视野。在一栋平房的一头,轿车停了下来。

    安然跟着小王走进了一处处同样不大院门的其中的一个,院子里是十分拥挤的。进到屋里之后,屋里的气氛显然像是为小王的父亲设置的灵堂。小王把安然介绍给了家里人,安然坐在了那十分简陋的火炕的边沿上。

    “这件事办公室知道吗?”安然问到。

    “知道,前天就知道了。”

    “有人来过了吗?”

    “没有,”说完,小王又觉得说得不妥,马上接着说到“办公室的何主任说了,明天让工会的小张跟着去火葬厂看看。”

    “那明天用的车有了吗?”

    “何主任说明天单位的面包车都有事,让我们自己先租一台面包车。”

    “噢。”安然把声音拖得很长,没有往下说什么。

    离开小王家之前,安然想到了是否去参加小王的父亲的遗体告别的事,最后,他否定了自已的想法。尽管小王是给自己开车,可别人都不去参加葬礼,自己去也不怎么好。于是,他说到“明天我还有事,就不能去参加老人家的遗体告别仪式了,我没有思想准备,我身上就只有这五百块钱,留着用吧,这个时候需要钱。”

    安然把钱放在了炕上就往外走,任凭他们全家怎样撕扯?怎样拒绝,钱还是留在了小王家的炕上。

    这一路上,在安然的脑子里不断地出现着小王的父亲的模糊的影子——一个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的形像。也许是因安然的爸爸也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的缘故,此刻,让他不断地产生着联想。

    小王又一次把车停到了安然家门口,安然自己否定了开始的想法,对小王说到“你明天早晨来接我,我和你一起去参加你爸爸的遗体告别仪式。

    回到家后,安然长时间地无法入睡了。他先是想到了他自己的爸爸去世时的情景,进而又想到了他自己,很快就因为何主任分手时的那句话对他产生的刺激的缘故,他想到了他自己的初恋。最后,他的思维行进在了他对初恋的回忆之中,这也是他这一生中惟一的一次恋爱。

    他的爱是来得那样地偶然,又是那样地让他难忘。

    4

    安然原来的家就住在南山街靠近东头的一座日式的二层楼里,楼下住着他的邻居,楼上是他的家。这是他爸爸留给他的遗产,是海关当时分给他爸爸的。在这座城市刚刚回到人民手中的时候,在那次政府发动的搬家运动中,安然的爸爸甄正搬到了这里。这是一处有两个居室的住房,还有一个挺大的露天阳台。阳台上大小不同的花盆里栽种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

    从很小的时候起,安然就经常住在他的姑姑家里,回家时,也就只和他的爸爸生活在一起。她的妈妈究竟是个什么样子,他无从知晓。小时候,他受到了姑姑甄静的不少照料,不懂事时,在他的潜意识里,他的姑姑就几乎成了他的妈妈。如果他不在姑姑家时,他的姑姑就经常到他家来看他,一些和安然差不多大的孩子,常常会把甄静误解为他的妈妈。直到安然上学以后,就更加深了别人的这种误解。

    他上了小学以后,去姑姑家的机会相对少了,凡是去姑姑家时大都选在了星期天。就在他爸爸去世以后,安然就又重新回到了姑姑家里,不久,他的姑姑又为他转了学,转到了离姑姑家最近的师范附属小学。他的姑姑一直没有孩子,姑父作为军人又长期驻守在海岛上,很长时间才回来一次。

    中学毕业的那一年,安然作为知识青年下乡了。

    那是安然平生以来第一次离开家,自己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他孤独极了,也害怕极了。二百多人组成的知青农场,没有人像姑姑那样对他呵护有加。因为他的“黄毛”他不敢和别人有过多的接触,也不敢多说一句话,他忍受着别人的白眼。不知道经过了多长时间的适应,他才慢慢地好了起来。其实,安然在农村只不过度过了三四年的时间,可这三四年的时间,对于他来说,在他的心目中不知道比他在爸爸和姑姑呵护下的童年长了多少倍。

    安然回城的那一年,正赶上了十年*之后恢复高考,这一下子就改变了他这一生的命运。他没有去上级为他安排的单位报到,而是开始他高考前的准备工作,他几乎是整天泡在了市图书馆里。

    甄静成了他的第一任老师,其余的时间他就是复习各门功课,他最喜欢在图书馆里看书,哪怕是看闲书。安然的记忆力异常地好,那些需要记忆的复习题,他是不需要下太大的功夫去记的,考试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而物理化学这类的功课,他有相当厚实的底子。所以他的备考,比起其他的考生来显得那么地轻松。

    图书馆坐落在临海市中级法院的对面,这里的环境相当地别致,这是安然从上小学时就十分愿意来的地方。

    安然在这里一呆就将近半年,临近高考了,他不再想给自己加码,就想为自己找几本书看看,于是,他就到了二楼的阅览处,自己翻了几个来回也没有找到一本想看的书,什么青春、金光大道,自己都不知道看过几遍了。一天,正在他犹豫之间,走过来了一个女孩儿,她正在往书架上摆放着读者归还回来的书,显然,她是个在这里工作的图书管理员。

    安然最先注意的是她手里的图书,进而是她身上的着装。

    这是一个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孩,一米六五六的个头,白白的皮肤,脸庞显得秀气和大方。她的脸轮廓清晰,尤其是她那双大眼睛像是两潭清澈的湖水。当她的眼睑上下一动的时候,就像那一对门窗的卷帘,不时地让你感觉到你像是被留在了那窗里或是窗外了。她那修长的身材,配上那套洁白的乔其纱面料的连衣裙,洋溢着一种少女般的清纯、恬静,还有高贵。她走起路来的那种轻盈,一下子就让安然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是他在知青农场时,置身于一百多个女孩子之中时,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这也是他二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中从来就没有过的感觉。

    这女孩儿的气质是与众不同的,与其说她的漂亮是别致的话,那么,她的气质更加别具一格。在安然的眼里,显然,这是一个出身良好,或者是家教良好的女孩儿。他马上就自觉不自觉地想到了自己从同学的手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借到手,而且刚刚突击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里面的冬妮亚

    5

    安然傻傻地站在了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这个眼前的女孩儿,这个女孩儿似乎也已经注意到了安然在注意自己。当她把手中的书都摆上了书架,手中还只有一本的时候,就在她转过了头的刹那,她的目光正好和安然相遇了,她微微地一笑“有事吗?”

    “啊,”安然下意识地把这个“啊”字说得很快捷“我想问你手中拿的这本书可以借给我看看吗?”

    她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书,然后,对安然说到“对不起,这本书是不外借的,你先借一本别的书看吧。”

    “那你能给我看一看,这本书叫什么名吗?”

    那个女孩儿笑了,而且笑得很开心的样子。

    “怎么?你还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就要借看?”

    “是,现在这开放的书实在是太少了,那本金光大道我都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我想你拿的那本书没放在书架上,那可能是一本挺好看的书。”

    “给,借给你看吧,办一下手续就行了。”她把书递给了安然,还没等安然接过去,她就咯咯地笑了,笑得比刚才那次笑,好像还开心似的。

    “怎么也是金光大道?”安然手拿着这本书也不好意思地笑了,不过,他的笑,远没有那么开心,他的脸是红着的,而且笑中多少带上了一丝尴尬。

    “你是什么思维?在我手中拿着的书,就一定是本好看的书啊,我每天拿过的书多着呢,你都想看?”她的话,让安然又多出了几分尴尬。

    “嘿嘿,真没想到,书没借成,还让你给嬉落了一顿。”

    “谁嬉落你了,是你送上门来的一个便宜。”说完她就有几分得意地走了,手里还拿着那本破损了的金光大道。

    高考结束之后,安然呆在家里没事干,原来还觉得天天都需要准备考试,这一下子停下来了之后反倒觉得不太适应了,于是,他就天天到图书馆去打发那段等着发榜前的时光。发榜之前他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就在安然接到入学通知书的头两天,他还是照样来到了图书馆,按照自己的想法借好书,找个坐位坐下阅读着,他读得全神贯注。正在这时,几本厚厚的已经很旧的书一下子放在了他的面前“读吧,你不是愿意读吗?让你一次读个够。”

    安然抬头一看,正是多少天以前看到的那位女孩儿站在了他的面前,书就是她放在自己跟前的。安然有点楞住了,转瞬之间他就做出了反应“这是你拿来的?是借给我的?”

    “是,这是对你的优待。这是我从家中拿来的,像这类书,图书馆还没有开放呢。”

    安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他站了起来“这让我怎么好意思,那我怎么谢谢你呢?”

    “不必了,不要外借,还得给我好好地保存,看完还给我。”说完她转身就要离开。

    “唉,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安然轻声地叫住了她。

    她转过身来,又是微微一笑“我叫白洁。就在文学类图书的借阅处工作,看完的时候可以来找我。注意别把我借给你的书还给借阅处了,那是我的私人财产。”

    她说完,就转身离开了。

    安然拿到这些书后是十分兴奋的。那一刻,对于他来讲,这些书上,似乎是散发着这个叫白洁的女孩儿身上的芳香。他朦朦胧胧中有着一种不是将要阅读这些书,而是要开始阅读这个女孩儿的那种感觉。他把那些书拿回家后的第一个晚上,打开了一本红与黑翻来翻去,他是怎么也看不下去,白天的那个女孩儿的形像始终是挥之不去。她又打开了一本,这本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同样没能将这本书看下去,当然那不是因为他已经看过了。这一夜,他失眠了,这是他这一生中的第一次失眠。这次失眠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是因为什么。

    第二天,安然收到了北京政法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姑姑甄静帮他选择的专业,与其说这是姑姑的意思,倒也不全是。安然的爸爸甄正还活着的时候,曾不止一次地和她说过了安然从小就有语言天赋,他应该是一个当教师或者当律师的料,但这两者比较起来,当律师更能发挥一个人的语言天赋。不过,甄正和妹妹说的这些话,只是一些不着边际的议论而已,当甄正去世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叮嘱。甄静之所以让安然报考了法律专业,一是考虑到了他的语言天赋,同时又考虑自己是一名教师,不想再让他选择和自己一样的职业。安然对姑姑为自己做出的选择也是满意的。

    6

    第二天开始,安然认真地看起书来,这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心情好了多少,而是觉得要看完这些书,也需要些时间,去上学前必须将这些书完璧归赵。

    安然将拿回来的这五六本书看完去图书馆还书时,已是十多天以后的事了,他按照白洁的交待,直接到了她工作的地方,等了半天也没有见到她的身影,他就到了阅报室找了一本杂志看了起来,主要是为了消磨一些时间。此时,他已经没有了看书的心情,半个小时以后,他起身又回到本楼的借阅处,远远地还是没有看到白洁的影子。于是,他就走上前去问到“服务生,请问白洁在吗?”

    “不在。”答话的那位女服务生看着安然手中拿着的厚厚的一摞书,以为他是来还书的,她连头也没抬还是在忙乎着。

    “她是休息,还是有什么事没来?”安然小心翌翌地问着。

    “还书就还书呗,问那多干什么?”她抬头白了他一眼。

    “不,我不是还书的。”

    “手里还拿着书呢,不还书找人家干什么?”

    “是还书,我是还她本人的书。”安然说到她本人三个字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这时候,女服务生才抬头看了看安然,眼前站着的是一个挺不错的小伙子。

    “她走了,不再来了。”

    “她去哪了,我这里还有她的书呢。”安然有点儿楞神的感觉。

    “她考上了吉林大学,已经去上学了。”

    “不对呀,怎么能走的这么早呢,离报到还有点儿时间呀?”

    “她要去吉林的姥姥家看一看,再去报道,怎么?不行呀?”

    “那,那倒不是。”还没等他说完,那位女服务生就接上了话“那,那,那什么?你就把书放在我们这吧,我们先给她保存着。这样行吧?你不就这点儿事吗?”

    “是,是,是就这点儿事,要不,还是我先把这书拿走吧。”

    “你随便吧。放在我们这也是一时半会儿不能送给她的。放在你那也好,也许会更安全。”

    没能见到白洁,这让安然很失望,从这以后,尽管离去上学还有挺长的一段时间,他一天也没有去图书馆。

    姑姑甄静到车站送安然去北京那天,没有了几年前像送他下乡时的那种叮咛。安然成熟多了,而且他那种对姑姑像母亲般的依赖渐渐地在减少。安然临走时,所有的东西都是姑姑为他准备的,都带了些什么,他都没有在意。不过,他把白洁借给他的那几本书都带上了。

    安然从那次在图书馆和白洁认识了以后,他所有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就连他自己的思维方式,都没离开过这个女孩儿对他的影响。

    白洁走了,她同时也把安然的心带走了。

    白洁已经坐在了去吉林的火车上。

    她已不是第一次坐这趟火车了,当然这次坐在这车上有了双重的任务,一个是去看一看姥姥,一个就是去上大学。考上了大学,这让她的同学和同事们都喜出望外,她自己却不以为然,这倒并不是她不希望上大学,而是她自己走进大学的校门,远没有像别人付出那么大的代价。

    白洁和同龄人一样接受完了九年制的教育以后是必须下乡的,不过,她算是那个时代的崇儿,她没有下乡,而是直接就参加了工作。十年内全国大学没有正式通过考试招生的状况,让当时的年轻人认为能有一个不下乡,而直接工作的机会就是幸运的了,白洁就是这其中的幸运儿之一。她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市里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一小部分人,补充到各个急需的岗位,她就幸运地来到了市图书馆,成了这里的一员。

    她的聪明是让和她同龄的人都折服的。

    那是上初二的时候,老师经常不断地表扬她,让班里自尊心很强的同学的心里多了几许不舒服。尤其是班里有一个男同学,他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于是,就更是觉得不服气,就在暗里和她飚上了劲。一次期中考试时,他的总成绩排在了第一,而白洁仅排在了第三,而且那个男同学还比白洁高出了近三十分。他并不觉得比第二名高出了多少分而有多少的自豪感,而是因为超出了白洁多少分而暗自高兴,他还把这种感觉告诉了和白洁十分要好的一个女同学,有意识地让她转达给白洁。白洁听后笑了笑说“你去告诉他,下次期末考试,就下次期末考试的时候,我要超出他三十分,一定在三十分以上。”

    当老师宣布完期末考试成绩的那天,那个男同学课间走到了白洁的坐位前,说了声“白洁,看来,我只好俯首称臣了。”

    “没什么,你还有机会,如果还想比,就告诉我一声。”说着,她笑了笑,这微不足道的一笑,让那个男同学却步了,从那以后,他就再没有明着要和白洁竞赛过。

    7

    白洁自从上学的那一天起就没有让妈妈为她操过心,她并不是每次考试时的成绩都排在第一或者第二,但不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承认,只要白洁认真起来,在班里就无人能比。老师书本上教的那点儿东西,对于她来说,学起来那是举重若轻。

    这次考大学时,她没有和单位的同事多说,只是领导知道,她不希望领导把这件事说出去,她不让说出去的条件就是:我不需要请假在家复习功课,你们只要考试时给我假就行了。所以当安然去图书馆备考的那段时间,白洁一直是在那里正常工作着的。当录取通知书来了的时候,她的同事才知道她已经考上了大学。

    白洁并没有忘了她把那几本自己的书借给安然的那件事,那是她已经离婚了的爸爸在她两岁生日那年去看她的时候送给她的礼物。那时候她还不懂事,她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件事,那些书一直都是由她的妈妈保存着的。在她的爸爸送给了她那些书之后,白洁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她的爸爸。多少年后,她才反复地看过了那些书。借给安然看,还是那几本书的第一次离家出走。因而,她哪能忘记呢。

    她有点儿后悔,并不是后悔把书借给了安然,这几本书当爸爸送给自己的时候就是旧书了,可她从来就是珍惜的。这不仅是爸爸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更是文化禁锢的年代,不可多得的东西,这样的书不论是在新华书店还是在图书馆早已是下架的东西了。她后悔的是怎么就没有和他约定个还书的时间呢,甚至连人家的名字都没有问一下,就把书借给人家,凭什么?她想到这里,找不出答案来,她想,也许就是凭着一种感觉吧,那种让她见上一面就可以相信的那种感觉。

    对,可能就是这样。

    那些天,来图书馆的人特别多,主要都是些备考的学生。不过,备考还能来文学借阅处,看点儿闲书的人实在不多,安然不时地到这里来。白洁已经见过他几次了,看着他在那个开放的书架上找来找去又徒手而归的样子,她就感到了这个男孩子对于书的渴望。可她也帮不了他,图书馆里有大量的还没有开放的图书,她是没有权力往外借阅的。

    那天,她和安然碰了个对面时的那几句对话,一下子就让她有了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让她动用了自己的库存。

    几天之后,她把书借给了安然。

    就是在这之后没有几天的时间,她也同样接到了大学入学通知书。在此后的几天里,她还是天天到图书馆来,其实,目的就是要拿回自己的那几本书,她没能如愿。

    在火车上,她想到了这几本书时,脑子里就不时地浮现出那个男孩儿的形像,那个她自己还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男孩儿的形像。

    白洁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